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文化

江苏汉代画像石的内容、特色及历史价值*

2024-09-06    宋艳萍

汉画像石的绘刻始于西汉初期,东汉时期达到鼎盛,随着汉王朝的灭亡而淡出历史舞台。就全国范围而言,汉画像石有几个重要分布区域:山东、陕西、四川、河南、江苏等。江苏是汉画像石的重要分布区,以徐州为中心,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分布圈:徐州市及其周边的铜山、睢宁、新沂、邳州、沛县等县(市、区),画像石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为中心分布圈。第二个分布圈为中心分布圈的外围地区,主要有连云港、赣榆、东海、清江浦、宿迁、泗洪、泗阳、宝应、射阳等市、县(市、区),画像石数量逊于中心分布圈,但很有特色和价值。第三个分布圈远到长江以南,如南京高淳、苏州等地,画像石数量较少。江苏特别是徐州地区的汉画像石有着丰富的画像内容、独到的地域特色,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一、江苏汉代画像石产生的历史背景

江苏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北接山东,西邻安徽,南与上海、浙江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占总面积的86.9%,比例居全国之首。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江苏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5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商朝后期至西周,出现了徐、吴两个诸侯国。春秋时期,分属齐、鲁、宋、吴、楚等国。秦代时,境内长江以南属会稽郡,以北分属东海郡和泗水郡。西汉初年,分属楚、荆、吴、广陵、泗水等国,会稽、丹阳、东海、临淮、琅邪、沛等郡。东汉永和五年(140),省境长江以南属扬州,以北属徐州。从两汉的行政区划来看,江苏汉画像石前两个分布圈主要属徐州刺史部,只有个别地点属豫州刺史部,第三个分布圈属扬州刺史部。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刘邦生于沛丰邑中阳里,今徐州丰县中阳里街道。徐州古称“彭城”,因尧封彭祖于此建立大彭氏国而得名。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秦朝灭亡后,西楚霸王项羽建都彭城。在楚汉战争中刘邦和项羽曾在彭城多次展开拉锯战,最终项羽败北,刘邦统一天下。西汉开国功臣中,大多出自丰沛及周边地区,这些人构成了汉初权力集团的核心。刘邦封其异母弟刘交于彭城,是为楚元王,以此作为汉王朝的藩卫。两汉400余年间,共有18代楚王、彭城王,4代下邳王被封于彭城及附近,荫封的王子侯孙与豪族世家更是不计其数。丰沛之地被免除了赋税和徭役,享受政治上的特殊待遇。刘邦故里设枌榆社及高原庙,以祠祀土地神和汉高祖。枌榆社设于高祖五年(前198)。当时天下初定,刘邦下诏御史,令丰县地方官“谨治丰枌榆社,常以四时,春以羊彘祠之。”枌榆社即土地庙,为刘邦父子常游乐之处。枌榆为白色榆树,唯丰城独有,后成为刘邦家乡的代名词。汉惠帝时期,在沛设高原庙,以祠祀刘邦。汉朝历代皇帝皆给予丰沛以政治上的优待。汉章帝章和元年(87)八月“己丑,遣使祠沛高原庙,丰枌榆社。”终汉为止,徐州地区因是刘邦故里,在政治上一直享有特殊待遇。

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徐州境内有彭城、沛、下邳三处铁官,以管理丰沛之地的冶铁事宜。铁官的设立,确保了丰沛之地民生的安定,促进了经济发展。两汉时期,彭城周围水系发达,境内有泗水纵贯,成为重要的漕运要津,促进了与各地间经济、文化交流及商贸往来。江苏境内大部分为平原地区,为“膏腴之地”,特别是徐州,“百姓殷盛,谷米封赡”,成为汉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以徐州为中心的江苏地区,文化积累深厚。先秦道家、儒家、墨家等,均在这一区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东汉明帝时期,楚王刘英在彭城“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刘英为浮屠建祠,里面多供奉老子,将道教与佛教相结合,使彭城及周边成为当时道教和佛教最流行的地区。

以徐州为中心的江苏地区,是汉朝东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是南北文化的交融之地。政治上的优待政策、经济上的高度发展、思想文化基础的深厚,皆为汉画像石的产生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江苏地区成为汉代画像石的重要分布区之一。

二、江苏汉代画像石的主要内容

从全国汉画像石的地域分布看,江苏地区的汉画像石与安徽、浙江、鲁西南、豫东、冀东南部属于同一个汉画像石分布区,在画像石内容及特征上有诸多共同之处。其中,徐州地区是我国汉画像石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这里的画像石不仅产生时代早、延续时间长,而且数量多、内容丰富,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在雕刻风格上博取众家之长,容纳神话、历史、现实、祥瑞等多维空间,成为我国汉画像石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对汉画像石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社会生活

在汉代,江苏地处平原地区,土壤肥沃,农耕经济发达,是汉代四大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徐州市睢宁县双沟出土的“牛耕图”(图1),成为研究汉代农耕状况的直观史料。画像中,两头牛拉着犁,一农夫扶着辕正在耕地。地里的庄稼为长杆宽叶,头上结有果实,应为谷类。从汉画像石可以看出,徐州地区多为旱田,以牛耕为主。

4a3463a6-8a13-4aed-bb28-59bd7dbf39b6.jpg

图1 徐州市睢宁县双沟出土的“牛耕”画像石拓片(源自《中国画像石全集4:江苏、安徽、浙江汉画像石》)

江苏汉画像石中有很多纺织图。如徐州市铜山区洪楼汉墓出土的“拜会、乐舞、纺织”画像石(图2),分为两层,纺织图在下层左侧。一座厅堂下面,有一织布机和一纺线机,两个女子分别坐在机子前,边劳作边交谈。纺线机右边有一女子,正将吊起来的线放在器皿中,应该正在染色。除了这幅画像,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子房村、新沂市炮东镇、邳州市占城镇白山村等地,皆出土了纺织图。江苏徐州地区牛耕及纺织画像的大量出土,说明男耕女织是汉代这一地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

74bb7a69-65f6-4682-b287-5c7edb8d62c6.jpg

图2 徐州市铜山区洪楼汉墓出土的“拜会、乐舞、纺织”画像石拓片(源自《中国画像石全集4:江苏、安徽、浙江汉画像石》)

江苏汉画像石上有大量描绘家庭生活场景的画面,如夫妻燕居、朋友宴饮、庖厨图、养老育儿等。徐州市茅村、十里铺以及贾汪区青山泉镇水泥厂等地出土了一些庭院图,主人坐在厅堂之上,宴饮赏乐,悠闲自得,展现了当时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和谐。庖厨图为江苏地区汉代画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东沿村出土的一块画像石(图3)中,上面两层皆为庖厨图。最上层中有两人,左侧之人正切割肉食,右侧之人手持扇面,正向炉中扇风,炉上烤着肉串。墙上挂着鱼、猪等肉类。第二层中左侧有一大灶台,一人正烧火烹煮食物,右侧有一人正在汲水,两者中间有一些盆、酒器及其他厨具,一幅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徐州市铜山区洪楼汉墓还出土了“烤肉串图”等,将汉代饮食文化的特色展露无余。

图3 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东沿村出土的“庖厨”画像石(源自《中国画像石全集4:江苏、安徽、浙江汉画像石》)

庖厨图往往和乐舞图刻画在一起。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东沿村出土的另一块画像石(图4)分为三层,上面两层为乐舞图。最上层从左到右,一人吹笙,一人吹箫,一人倒立,一人舞蹈。第二层画面中心刻建鼓,两人持桴击鼓,左侧一人抚琴,右侧一人振铎击磬。画像最下层为庖厨图。这幅画像将乐舞图与庖厨图刻画于一幅画面中,既获得了精神享受,又满足了口腹之欲。


图4 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东沿村出土的“乐舞”画像石(源自《中国画像石全集4:江苏、安徽、浙江汉画像石》)

(二)社会风俗

江苏地区汉朝时期的社会风俗在画像石上得以生动展现,娱乐活动包括宴会、舞蹈、音乐、杂技、斗鸡、六博等。六博图是较为常见的画像题材,江苏徐州、睢宁、沛县、铜山等地,皆出土了六博图。常见的乐舞表演有长袖舞、建鼓舞、傩舞等,徐州市洪楼、睢宁墓山、邳州陆井墓等地皆出土了大量乐舞图。邳州陆井墓还出土了杂技表演画像。

酒肆图是汉代人最喜欢刻画的母题,徐州市铜山区利国街道出土的“酒肆”画像石(图5)刻画了一面阔三间三层楼宇,楼内底层为酿酒和酌酒的场景。楼上四间,每间榻上各坐两人,似乎正在品尝美酒,体现了汉代人对酒的独特情愫,为了解汉代江苏地区的酒文化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图5 徐州市铜山区利国街道出土的“酒肆”画像石(源自《中国画像石全集4:江苏、安徽、浙江汉画像石》)

(三)宗教信仰

在江苏汉画像石上,有一些祭祀、礼佛、求仙等画面,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表现了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汉哀帝建平四年(前3),关东(函谷关以东地区)持续大旱,西汉政府无力应付灾情,随之爆发了一次大规模流民运动。参与的民众以“祠西王母”为口号,手持禾秆状物,四方奔走,互相传递,称为“行诏筹”。历经二三十个郡国,奔走约两三个月抵达长安。人们还在长安的街巷阡陌间举行祭祀、设博局、行乐舞,来拜祠西王母。正是在这次大规模流民运动中,西王母的地位得到迅速提高。江苏地区的汉画像石中,有大量的西王母画像,如邳州占城出土的画像石(图6),最上层为西王母画像,反映了当时这一地区西王母信仰的兴盛。

f0995db0-5ac0-4665-a443-bb6f1aaaefac.jpg

图6 邳州占城出土的画像石拓片,第一格为西王母画像,第二、三格分别为“二桃杀三士”“孔子见老子”画像(源自《徐州汉画像石》)

除了西王母,江苏汉画像石中还有东王公、伏羲、女娲、河伯、雷公等神仙形象。徐州市洪楼发现的“神人出行画像”中,刻画了不少神人形象,有河伯、雷公等。河伯乘三条鱼拉的云车,雷公乘三条龙拉的云车。

升仙,一直是汉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永恒主题,也是汉代画像石的重要母题,江苏汉代画像石也不例外。徐州市铜山区苗山汉墓出土的“神人”画像石(图7),应该与升仙有关:画像上端有一圆球,里面有兔子和蟾蜍,表明为月亮。左边站一神人,头戴斗笠,身着蓑衣(或为肩生双翼),一手持耒耜,一手牵着一只凤凰。有人称这幅画为“炎帝升仙图”。炎帝即神农氏,其形象与山东嘉祥武梁祠古帝王画像中的神农氏形象相似,皆手持耒耜。“炎帝升仙图”反映了汉代人强烈的升仙愿望,亦是江苏地区重农观念深厚的艺术表现。

f6316ef2-15ef-4cb2-a4c4-f4918c6e33d8.jpg

图7 徐州市铜山区苗山汉墓出土的“神人”画像石拓片(源自《中国画像石全集4:江苏、安徽、浙江汉画像石》)

江苏画像石中的神灵有荧惑、马神、牛神、鸡神等,以及大量的祥瑞图,如龙凤呈祥、神禽瑞兽等。邳州市燕子埠镇尤村汉墓墓门左侧柱画像石(图8)中,有一些瑞兽形象:上面两个瑞兽是麒麟、福德羊,下面三个瑞兽为□禽、朱鸟、玄武。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公羊传》认为:“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看来在人们眼中,麒麟确实为瑞兽,是王者出现的象征。福德羊,羊谐音为祥。福、德、祥,是人们崇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诉求,所以福德羊,被视为瑞兽自为必然。朱鸟和玄武,为四神中南、北两方的神灵,一直被人们视为瑞兽。两者上方有一神兽,身短脖长,口衔绶带,榜题曰:“□禽”。“禽”前面的字似为“衔”。这一神灵虽不能确知其身份,但一定是汉代人心目中的瑞兽无疑。

c8ec33bc-4327-4383-9cd6-8919decb95bf.png

图8 邳州市燕子埠镇尤村汉墓出土的“瑞兽”画像石(源自《中国画像石全集4:江苏、安徽、浙江汉画像石》)

最为可贵的是,江苏汉画像石中有表现佛教、道教等的宗教题材。连云港孔望山佛、道教人物造像,是我国较早的汉代摩崖造像群。孔望山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古城正东,山顶南侧的摩崖造像群共刻有105个造像。中部刻有释迦牟尼“涅槃图”造像(图9):依山石走势刻高浮雕佛半身侧卧像,头有高肉髻,右手支颐,仰面而卧,身着圆领衣。其上刻众多人头,面向卧佛。“涅槃图”造像左侧为手施作无畏印的佛像;其右侧刻佛传“舍身饲虎”的故事。造像群的最上部为道教造像;西部刻胡人图像,深目高鼻,戴尖顶帽。胡人画像的出现是孔望山地区胡汉文化交流的证明,体现了东汉时孔望山地区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包容精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信仰观念和精神追求。

39b2344b-9675-4b05-b1eb-fe1cb0176a96.png

图9 连云港市孔望山“涅槃图”造像(源自《中国画像石全集4:江苏、安徽、浙江汉画像石》)

(四)礼仪制度

体现礼仪性的画像有拜谒图、车马出行图等。江苏徐州市洪楼、沛县栖山、铜山区义安、睢宁县张圩等地皆出土了“拜谒图”。一官员坐于厅堂之上,接受来自下级官员的拜谒。这种画像体现了汉代的上下尊卑等级制度,是汉代人等级观念在画像中的体现。

“车马出行图”是汉画像石中较为常见的母题,江苏徐州市洪楼汉墓、铜山区茅村、睢宁县双沟、睢宁县九女墩墓、邳州市陆井墓、邳州市车夫山墓等地,皆有“车马出行图”。中间有辆主车,前后皆有导从。体现了汉代车马队列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凤凰山南麓出土的“揖盗荣归”画像石(图10)是非常珍贵:石长近一米,刻画了一队官兵抓获盗贼后押解回官府的场景。车骑队列庞杂,气势恢宏,呈现出庄严肃穆的气氛,是较为少见的汉代画像题材。

1994e87d-f80f-4784-8ea0-4fe7465be216.png

图10 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凤凰山南麓出土的“揖盗荣归”画像石(源自《中国画像石全集4:江苏、安徽、浙江汉画像石》)

(五)历史故事

江苏地区的汉画像石中还刻画了一些历史故事,如邳州市占城镇祠堂右山墙画像(图6)中,刻画了“孔子见老子”“二桃杀三士”等历史故事。此外还有一些历史故事,因榜题漫漶不清,无法确知详情。

除了以上几类画像内容,江苏汉画像石还有很多画像题材,如力士图(图11)、蹶张图、比武图、狩猎图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江苏汉画像石的艺术特色。

3c1df727-76ae-4046-a0a1-671db47bbff3.jpg

图11 徐州市铜山区洪楼汉墓出土的“力士图”画像石拓片(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

三、江苏汉代画像石的主要特色

江苏汉画像石数量多,艺术风格独特,反映了汉代江苏地区的风俗习惯、信仰观念、文化特色。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代早、数量多、内容丰富

江苏是中国汉画像石的起源地之一。徐州韩山M1石圹墓,为汉景帝初期的墓葬。墓中发现了两块墓门画像石,内容为树、鸟、璧组合,这是目前国内考古发掘时代最早的汉画像石,早于河南永城梁王墓画像石。这一发现,将汉画像石的起源提早到西汉初期。

江苏汉画像石出土数量多,光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就保存了1400多块。画像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题材广泛,集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车马出行、庖厨宴饮、亭台楼阁、乐舞百戏、牛耕纺织等各种画像题材于一体,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生动地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又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创造出神仙世界、祥禽瑞兽,体现了人们对死后升仙的美好追求。以徐州为中心的江苏汉画像石,几乎涵盖了汉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全部内容,充分反映了汉代江苏地方的繁华富庶,此地作为龙兴之地,受到汉王朝格外重视。

(二)出现了佛教、道教画像

虽然四川、山东等地亦有佛教画像出现,但连云港孔望山浮屠画像如此集中还是少见,这是区别于其他地区的重要特色。此外还有道教造像,说明东汉时期,江苏是重要的佛教、道教传播中心,对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融合南北文化于一体

江苏是南北文化的交汇之地。这里是先秦时期楚国的故地,汉代还保留着楚国的名称。楚国的浪漫主义,与鲁、宋儒家的礼制思想在此交融,同时又深受佛教、道教文化影响,胡汉文化亦在此碰撞交流。受多重文化的影响,江苏地区汉画像石题材广泛,既有描绘现实生活的燕居、乐舞、庖厨图,又有表现礼制的拜谒、车马出行图,同时还有体现浪漫主义的神仙世界及升仙画像,此外还有佛教、道教、胡人等题材的画像,艺术价值极高。

(四)祠堂画像占比较高

江苏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祠堂画像,仅徐州地区就发现了60余块。江苏地区的祠堂分平顶式小祠堂、石鼓形小祠堂、单开间悬山顶房屋式祠堂、双开间悬山顶房屋式祠堂四种类型。著名的祠堂有徐州市茅村祠堂、铜山区汉王镇东沿村祠堂、铜山区洪楼祠堂、邳州市占城镇祠堂等。江苏地区的祠堂画像,既有现实世界的场景,又有神仙世界的描绘,内容非常丰富。最重要的特点是大多数祠堂的后壁画有“祠主受祭图”。祠主坐于厅堂之上,接受子孙谒拜,观赏乐舞百戏,一幅悠然自得、逍遥快活的场景。在“祠主受祭图”的下部,往往刻画车马出行图。江苏地区的祠堂画像,是研究汉代祠堂形制及构造的实物史料。

(五)分布不平衡

江苏境内的汉画像石,从中心分布圈向外推移,画像石数量逐渐减少。以徐州为首的中心分布圈,画像石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内容亦比其他地区丰富。而处于长江以南的南京高淳、苏州等地,画像石数量较少。处于中心分布圈外围的连云港地区,汉画像石虽不如徐州地区数量多,但却很有地域特色。此地的汉代画像中反映社会现实的画像相对较少,但展现祥瑞和神话故事的占比较高,特别是佛教、道教画像,更是汉画像石中的瑰宝。

四、江苏汉代画像石的历史价值

江苏汉代画像石承载着厚重的区域文化和丰富的历史信息,其重要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江苏汉代画像石比较注重社会生活,涉及农耕、渔猎、纺织、宴饮、出行等多个方面,生动地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民间信仰,反映了汉代社会风貌。画风比较写实,为研究汉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提供了宝贵的图像资料。

(二)江苏汉代画像石中,可以看到各种礼仪活动的场景,如祭祀、拜谒、宴饮、车马出行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礼仪制度和文化传统。通过这些画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汉代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

(三)江苏汉画像石题材丰富,展现了汉代江苏地区人们的生活图景和风俗习惯,反映了汉代江苏地区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风貌。这些画像石是江苏地区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研究汉代江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信仰、民间风俗等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四)江苏汉画像石融合了南北文化,展现了荟萃八方、气度恢宏的文化主流气象。既有着北方庄严肃穆的特色,又融合了南方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吸收了佛教等外来文化,对于研究汉代思想文化极具历史价值。

总之,江苏汉代画像石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重要的历史价值而闻名于世,它不仅是一种区域文化的现象,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代表,成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本文系“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汉代画像与观念世界”(G361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宋艳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