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人物

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的李希霍芬与淮安

2023-12-13    罗志 汪洋

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1833年—1905年),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他曾担任波恩大学、莱比锡大学和柏林大学的教授,晚年多次荣任德国地理协会会长。1868年至1872年间,李希霍芬对中国进行了七次地质考察,足迹遍布当时18个行省中的13个,对中国的山脉、气候、人口、经济、交通、矿产等进行了深入的探查。回到德国后,李希霍芬总结考察成果,完成了五卷本传世巨著《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丝绸之路”这一概念便由他在这本著作中首次提出。

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

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

清同治八年(1869年)3月,李希霍芬获得上海中国西商会的资助,前往山东进行考察。他乘坐蒸汽机轮船从上海到达镇江,然后雇本地帆船,从镇江对面的扬州进入大运河,一路北上;3月23日,李希霍芬一行坐船从宝应方向进入淮安府境内,夜宿清河县城(今清江浦);3月24日,李希霍芬雇马车代步、手推车转行李,从清江浦到达古黄河边,经古黄河河道入住王家营(今淮阴区王家营)马号;3月25日,李希霍芬一行沿官道往西,夜宿渔沟镇(今淮阴区渔沟镇);3月26日,继续沿着大运河边的简易道路向西北进发,进入桃源县(今宿迁市泗阳县)境内。

作为一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旅行日记尤为严谨扎实。他对晚清大运河的真实状况描述得极为生动形象,对运河城市和区域社会风情的观察也更为仔细,为如今我们了解和研究淮安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提供了难得的“他者”“旅行者”角度,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本。

李希霍芬在旅行日记中记录了晚清时期淮安“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的真实情形。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重新由渤海入海,黄河下游河道淤塞废弛,大运河水源趋于断绝,再加上轮船海运的兴起和太平天国、捻军和清军在淮河流域十余年拉锯战的影响,南北漕运废弛,淮安段古黄河、运河水道失修,淮安运河枢纽地位摇摇欲坠,大运河全程已经无法通航。根据咸丰《清河县志》《王家营志》等志书记载,清代为维持漕运,由南往北的行旅往往在清江浦舍舟登陆,再渡过黄河,由王家营乘坐车马沿着陆路驿道北上,即所谓“南船北马”“水陆冲要”。据《王家营志·序》记载,王家营“益居水陆冲要,南船北马,自清江浦渡黄河,车行达北平,俗称十八站,东南江浙朝会计偕,舍出王营无他道,媲于襄樊,未或让也。”到了黄河改道后,“南船北马”的换乘特色更加明显。所以,李希霍芬选择在清江浦舍舟登陆,从王家营车行北上山东,亲身见证了这条“南船北马”的经典交通线,详实记录了晚清往返淮安的行旅如何“南船北马、舍舟登陆”。

其旅行日记还记录了晚清淮安城镇凋敝、民生渐息的历史面貌。明清时期,境内黄、淮、运在此交汇,再加上东邻两淮盐场,淮安成为运河沿岸重要的漕运枢纽、商业都会和盐运要冲。淮安府城和清江浦等市镇的繁华景象让明清时期曾经到访淮安的诸多西方人惊叹。但是,随着晚清国运衰颓、民生凋敝和社会动荡,以及淮安河道治理、漕运管理、漕粮储运、淮盐集散等城市功能的丧失,晚清时期,淮安舟船罕至,富庶逃难,战乱频仍,城市景观不复往日,城乡生活困苦不堪,令李希霍芬等晚清旅淮的外国人印象深刻。对于宏伟的淮安府城,李希霍芬直言:“这是一个看起来并不像‘府’的地方。在运河上就能看到城外的房屋,多是泥巴垒的,这里的人也穿得很破烂,和我们一路看到的没什么两样。”

晚清时期,淮安挣扎谋生、崇文重教的风土人情也在李希霍芬的旅行日记中有所记录。在淮安大运河的游历文字中,他抱怨一些底层苦力频繁索要赏钱,反映出漕运废弛和城市功能下降后的历史真实。淮安也给李希霍芬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好印象。如在王家营的一所私塾,李希霍芬记录了高大沉静、满腹豪情的教书先生以及聪明、充满好奇、生气勃勃的学童,描述了当时淮安崇文重教的社会风尚。文化自信是深沉持久的精神力量,正是崇文重教的传统代代相传,才能让淮安、让大运河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作者单位:淮安市广播电视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