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地域

双金闸

2024-07-30    周登超 刘权

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凌桥乡双闸村,静静矗立着一座民国时期的节制闸,名为双金闸。尽管貌不惊人,双金闸却有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遗产保护名录中的一大重要遗产点等多重文物身份,是江苏历史上第一个使用水泥作为胶结材料的水利工程。

双金闸

双金闸

反复搬迁几度拆建

跟许多保留至今的文物建筑一样,双金闸也经历了涅槃与重生。最早的双金闸并不是我们现在见到的这座,它始建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当时因黄流倒灌清口,河道总督靳辅上疏请建双金门大闸,并挖闸下引河。双金门大闸即双金闸的全称。康熙批准了靳辅的疏请。双金闸建成后,单孔宽一丈八尺,双门总宽三丈六尺,开始发挥分泄黄河水的作用,可使清口黄河水位下降一二尺,便于漕船渡黄。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开中河并在仲家庄建闸控制,运道从仲庄闸进入中河,以避黄河百八十里之险。又“自清河县西北起开河,经安东城……迄于平旺河,由安东南潮河(灌河)入海,兼利盐运,名下中河,一名盐河”。自此,双金闸便成为盐河的源头之闸。据《咸丰清河县志》记载,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因运口移到杨庄,运道改变,双金闸中间矶心被拆,两侧的闸墙作为石质束水堰被保留。为了向盐河补充水源,将盐河口门下移到杨庄迤北的花家庄,建盐闸代替双金闸向盐河泄水,此后双金闸便以盐闸面世。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盐闸替代双金闸后进行了第一次迁址,地点仍在老杨庄附近,在原闸上游160米处,以原闸拆下来的旧砖石另建了新闸。《续行水金鉴》中记载了盐闸的第二次迁址,时间是在嘉庆十七年(1812年),当时由于河道变动,盐河口门上移,盐河源头又回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的双金闸附近。从今遗存的双金闸向上至豆瓣集,至今尚可见两道堤,北为遥堤,南边运堤,即当时所开的缕堤。道光八年(1828年),盐闸再次移建,并改单孔为双孔,恢复双金闸原名。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双金闸再次拆建,是否移址,史无记载。按民国十年(1921年)12月10日江北水利局总办王宝槐查勘双金闸旧址报告,“该处接连有旧闸基四处”记载,似应移动。《民国续纂清河县志》载:“光绪七年(1881年)总督左宗棠、漕督杨昌浚合奏疏请移建双金闸,乃距旧闸六十丈为新闸。九年(1883年)十月兴工,十年六月竣工。”这一次上移了186米。

美国工程师与当地士绅的争论

民国九年(1920年)8月,一场大水致使双金闸南墙倒坍,闸底被水冲坏。时人将南孔堵闭,留北孔过水。明知双金闸底板不牢,仍要它带病运作,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但当时尚无专管机构,督办运河工程局正在筹办,直到1921年才正式设立江北水利局,派王宝槐为总办。民国十年(1921年)9月,运河出现了特大洪水,双金闸被彻底冲垮。事后经美国工程师莱因分析:“起于下端为水抽空,闸底下部虚悬,渐及闸之金门两墙底,是以一经大水冲刷,无法防护,致有是失。”

工程师莱因

工程师莱因

双金闸被冲垮以后,是年12月,江北水利局总办王宝槐率员查勘,并拟定修复计划,但其方案最终未被采用,采用的是莱因的方案,因后者的耗资少得多。后来莱因主持了该项工程。他认为,若维持原闸流量,孔宽可缩小为4.5米,而底高必须下降。理由是以前黄河水源充沛,水位相应较高,可适时补充盐河水源,现在黄河北徙,沂水源近,涨时快速,消退也快,很难保证常年高水位。根据有限的水文资料,原闸底海拔9.95米,而运河水位一年之中有一半以上时间达不到这个高度,所以又在杨庄建了盐河涵洞,涵洞底高只有7.32米,比原双金闸低了2.63米。只有降低双金闸的底高,才能保证枯水时盐河有充足的水源。虽然双金闸在历史上属河督、漕督管理,但重修费用来自盐税,必须为盐商负责。

民国十一年(1922年)10月1日,运河督办局参赞、科长、技正,在清江浦约同淮阴、淮安、宝应三县士绅会议,通报了莱因的计划。缩窄孔宽,没有什么异议,降低闸底,却遭到与会者强烈反对。所谓士绅,大多是前清遗老,他们第一墨守成规,第二害怕闸底降低,运河水源过多流入盐河,影响里运河补水及淮、宝水稻生产。遗憾的是当时参与投资又是唯一收益的盐务局,却未在邀请之列。因此,运河督办局迫于压力,将闸底保持旧有的9.95米。不过民国二十年(1931年),工程局实测双金闸底高为8.7米,可能是在施工中做了折中处理。

莱因主持修复的双金闸,是江苏省第一个使用水泥作为胶结材料的建筑工程,甚至底板完全采用混凝土,厚达1至1.3米。由于采用了西方水利科学的新技术、新材料,修建而成的双金闸结构整体性好,强度及耐久性均大大提高,启闭更为灵便可靠,成为当时水利工程建筑技术的样板。这项工程于1923年7月底竣工,实耗银元10万8000元,相比王宝槐预算的29万元节省了一大笔。

珍贵文物成世界文化遗产

虽然双金闸的底高在施工中做了折中处理,后来还是无法为盐河提供充足的水源。民国十六年(1927年)12月,盐河水位过低,致使淮北食盐无法外运。盐务局大为恼火,花了大把银子修复的双金闸,却放不出水来。冬春正是盐运旺季,盐河水小不能运盐,不仅影响盐税收入,更影响苏、皖、赣地区的群众生活。于是,盐务局组织人力在双金闸下扒开运河北堤放水。因事关重大,省府出面斡旋,才又重新堵复。

此后,双金闸一直承担着分泄运河来水的功能,平时则向盐河补给水源。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挖通了新沂河,沂水有了主要通道,双金闸的泄洪压力减轻,主要任务是向盐河供水。从1950年开始,双金闸由淮阴县运河工程事务所管理,沿袭旧制,叠板式闸门委托闸北一家孙姓群众代管,需要启闭时临时聘用当地群众启、下闸板。1952年,淮阴县运河工程事务所撤销,双金闸改由新建成的淮阴船闸管理所管理,船闸一直隶属于省治淮总指挥部,后为水利厅管理,直到1962年才划归给交通部门。

1958年,淮沭新河开挖,彻底截断盐河通道,双金闸逐渐废弃。2003年3月,双金闸被淮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双金闸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30日,双金闸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双金闸成为重要遗产点之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