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风物

英国阿美士德使团眼中的南京印象

2024-08-05    胡梦飞 甄思辰

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曾两次派外交使节团来中国访问,一次是1793年的马戛尔尼使团,另一次就是1816年的阿美士德使团。有关阿美士德使团出使的经历和见闻,主要见载于使团成员亨利·埃利斯和克拉克·阿裨尔两人所撰写的旅行日志。本文主要依据二人的旅行日志,对阿美士德使团眼中的南京城市风貌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有关南京名胜古迹的记载

1816年10月20日,阿美士德使团由仪征经长江航道到达南京。亨利·埃利斯在其日志中记载了长江航道的壮丽景色:“在重新进入到主河道以后,从一边的江岸到另一边的距离可能不少于3/4英里。我们乘着一股舒适的微风航行,江面上散布着许多船只,江水荡漾着细微的波浪,景色十分美丽。江上行驶的船只比之前多了许多,几乎不需要什么想象力,就会感觉自己是在海上航行。随着我们前进,江面更加宽阔,达到1英里半宽。5点,看到右岸一座山上的宝塔,那是六合县的塔,大约有4英里远。此后不久,又经过一道通航的支流,名叫带河,通向宝塔所在的城镇。在对面岸上另一座山上,可以看到一座祭祀观音的庙,我们就要在那附近停泊。”笆斗山位于南京市栖霞区长江江面,是离燕子矶不远的一个不大的山包。〔民国〕《丹阳县志》卷一《山水》记载笆斗山:“在县东北之新洲,以形似笆斗,故名。前在江心,……上有观音庵。”亨利·埃利斯在其使团日志中记载:“10月21日。清晨时,我们看到自己在笆斗山附近,距离观音庙不远的地方。江水在这里再次被一个岛分开,我们似乎来到了山脉的尽头。笆斗山的山岩十分独特,是一种大块的圆砾岩,底部是脆弱的砂岩,上面嵌着一块块的石英和其他岩石,看上去正处在种分崩离析的状态。”“笆斗山山脚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有铭文,日期是乾隆七年,内容是劝告所有的船只晚上要在这里停泊,因为这一段江中有礁石,从这里通过非常危险。石头的另一面上还涂写着一些大字,称这里出售烧酒和水果。”

燕子矶在南京观音门外的长江岸边,为长江三大名矶之首,有“万里长江第一矶”的赞誉。燕子矶峰顶有俯江亭,视野开阔,可俯瞰长江往来的船只。对于燕子矶,亨利·埃利斯在其使团日志中也做了描述:“不远处有另外一处山岩,名叫‘燕子山’。这座山形成了一道陡峭的江岸,山的岩层是垂直的,但由于我没有上岸,所以不敢判断它的构成。燕子山覆盖着厚厚一层地衣,同样显示出正在迅速解体的明显迹象。我们后来得知,燕子山是康熙和乾隆喜欢游历的地方。”离开燕子矶后,使团成员的船只沿着左边的江岸行驶。“(下午)4点,在我们右边的山上,可以看到浦口县的一座5层宝塔。大约与此同时,江浦县的城墙也呈现在我们面前。5点,我们看到了南京城墙,城墙环绕着一座名为狮子山的山丘,把整座山丘包围在了城里面。我们经过了一座桥拱很大的单拱桥,桥面草木青翠,上面像是有一座坟墓样的东西。”

b5daef36-3cdc-4680-8732-62877ad196fb.jpg

南京燕子矶(视觉中国 提供)

克拉克·阿裨尔在其旅行日记中对其行程亦做了记载:“10月19日早晨,使团进入扬子江,有一段时间脱离了马戛尔尼勋爵走过的路线。使团的船队紧靠着左岸航行,堤岸上长满了可以用作燃料的高高的灯心草,船舶依靠很弱的微风逆流行驶,航行了至多20英里后,于20日早晨,在专供江中航行的船舶避风的许多小港湾中的一个停泊下来。……第二天早晨从两座山间穿过,两山之间有石拱门相连,被称作观音门。一侧是别具一格的岩石,长在岩壁上的灌木悬垂着,长在岩石顶上的树木中间有座亭子;另一侧是一座寺庙,紧靠着悬崖峭壁而建,被称作‘铁孤山’。”

静海寺位于南京城北狮子山西南麓,系明永乐九年(1411)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下西洋的功绩而建,赐额“静海”,取“四海平静,天下太平”之意。据明代葛寅亮《金陵梵刹志》记载:“卢龙山静海寺,在都城外,南去仪凤门半里,所统天界寺二十里,西城卢龙山之麓。文王命使海外,平服诸番,风波无警,因建寺,赐额静海。”又据明《静海寺重修疏序》记载:“文皇帝践祚,海夷西洋,尚逆颜行,爰命专征,艨艟千计,战士帅属以万万计,乃折鲸鲩飓涛弱浪之外,楼帆无恙,获所贡琛异以归,岁奉朝朔,皇灵震荡。说者奇其绩,谓为神天护呵,合建成寺酬报。诏可赐今额,遂为名刹焉。”〔康熙〕《上元县志》卷十四《古迹·寺观》记载:“静海寺在仪凤门外卢龙山之麓。明永乐年间,命使海外,风波无警,因建寺,赐额静海。”郑和曾在静海寺生活多年,并将从海外带来的奇珍异宝陈列于寺内,供人参观。〔道光〕《上元县志》记载:“静海寺有水陆罗汉像,乃西域所画,太监郑和等携至。每夏间张挂,都人士女竞往观之。”此水陆罗汉像在明万历年间仍保存完好。在《静海寺重修疏序》中,亦赞叹静海寺内罗汉像“水陆毕陈,巧夺造化之奇”。

亨利·埃利斯在使团日志中用大量篇幅对静海寺做了详细记载,这对我们了解清代中期静海寺的历史变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城门附近有两座大的寺庙,供奉观音的那座名叫静海寺的寺院十分有意思,它的大殿四周摆放着雕塑得十分精致的中国哲学家和圣人的塑像。这些塑像尽管数目有20多尊,但人物形态各异,个个表情丰富,其中两个人物的面貌和衣服都很像罗马圣哲。有一个人的脚下蹲伏着一只野兽,像是对他的神圣十分敬畏的样子,以此来显示他的力量。另个人的灰色眉毛非常长,像是需要用他的手托住才行。这可能是为了纪念类似于印度教苦行僧的某种虔诚苦修行为而塑造的。一道屏风上面绘着观音,周围环绕着天上的飞鸟和地上的动物,在我看来就像是在讲述这位宇宙之母创造万物的创世故事。一些用来烧香的金属容器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们形态雅致,做工精美,其中一个很像伊特鲁里亚的风格。一组铭文称它们是250年前的一位圣人的作品,并称其目的是鼓励中国的使团到印度和西方的其他国家游历。”

南京大报恩寺位于南京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秦淮河畔长干里,原址为南朝时期著名的长干寺。〔万历〕《应天府志》卷二十三《杂志下·寺观》记载大报恩寺:“在聚宝门外,吴赤乌建,名曰建初。梁天监初,改名长干。宋天禧中,改名天禧,元末兵毁。国朝永乐中,敕大建之,准宫阙规制,名大报恩,有御制碑文。其琉璃塔在寺大殿后,即古长干舍利塔也。嘉靖中,雷火,殿宇俱烬,惟塔存。”报恩寺规模庞大,建筑考究,其大殿后的琉璃塔更是被称之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大报恩寺塔,又称为“瓷塔”,该塔在明清笔记、散文等文学作品中多有描述。大报恩寺塔雄峙于寺院北部,九级八面,底层有回廊(即宋代的副阶周匝)。塔的高度为二十四丈六尺一寸,按照明制,约合78米。有的史籍中记载为三十二丈九尺四寸九分,合100多米。《大英百科全书》中提到大报恩寺塔时说此塔高260英尺,大约为80米。综合中外资料的分析比较,大报恩寺塔的高度以78米的可能性较大。即使如此,其高度也是相当惊人,是南京明城墙平均高度的6.5倍。其最下层的周长为120英尺,大约合40米,每边为5米。塔基作覆莲形,为砖石砌筑而成,直径二十丈六寸,约合现在的65米;高度大约为3米,从地面进入,要跨上12级台阶。

大报恩寺塔的外部表面全部贴的是白瓷砖和五色琉璃瓦。白瓷砖嵌于塔的外壁,上上下下的金身佛像不计其数。塔一至九层所用砖的数量相等,但塔的体积自下而上逐层递缩。每当夜幕降临,塔上如火龙悬挂,华灯耀月,数十里外都能够看到。风吹铃响,声闻数里。登临塔顶,钟山大江,尽收眼底。明人张岱在其《陶庵梦忆》中形容说:“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半日方散。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大报恩寺塔在500年前就已经举世闻名,永乐皇帝赐封其为“天下第一塔”,更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美誉。欧洲人称它为世界奇观,“南京的表征”,成为当时南京的象征。从明初至清代前期,报恩寺塔一直是南京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明末清初,西方来华传教士相关著述中对其多有记载。曾德昭神父1613—1635年间居住在南京,他说琉璃塔“足以媲美古罗马最著名的建筑”;李明神父1687年见过这座宝塔,他说:“它无疑是整个东方建筑中最精良、最华丽的建筑。”

由于南京报恩寺塔在西方世界广为人知,故使团成员争相前往参观。亨利·埃利斯在其日志中记载:“已经有如此多的作者用各种语言描述过这个建筑物,如果我再摘录他们的描述,无论是对我还是对那些碰巧读过那些书的人来说,都同样没有价值,也会令人感到索然无趣。我个人看到的只有这么多:它是八角形的,有9层。和它的基座相比,塔身显得相当高。塔的最顶端有一个球,据说是金球,但可能只是镀金的,金球安放在有几个圆环环绕着的小尖顶上。塔身是白色,檐口比较朴素。它的中国名字叫琉璃宝塔,或者报恩寺塔。建造日期是公元1411年。根据临清塔来判断,我猜测它只是表面覆盖着白色的瓦而已。它之所以被称为瓷塔,或者是由于中国人的虚荣,或者是由于欧洲人的夸张。我们旁边的寺庙内最引人注目的是盘绕在柱子上的两条巨大的龙,我记得以前的游客曾经提到过它们。”

在参观完报恩寺塔之后,亨利·埃利斯在日志中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之情:“整个景象让我感到非常愉快。我们看到的这个地区至少有30英里,树林、房屋、耕地和山丘把它装点得千姿百态。这一大片地区可以说被围在最外面的那道城墙里面,构成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视野的尽处,是远远的群山和扬子江的流水。想到我们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第一批穿着自己国家的衣服站在离这个城市如此之近的地方的欧洲人,我们心中的喜悦又增加了不少。围观的人群从几百人现在增多到几千人,我们刚刚产生出实现我们这次游历主要目的的希望,现在只好颇不情愿地放弃了。我们又想参观我们附近的两座大庙,其中一座庙里有一座5层的宝塔,但是没有成功,于是我们只好往回走,对我们今天的游览仍然感到十分满意。”

克拉克·阿裨尔对南京报恩寺塔的形制亦做了详细描述,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该塔的全貌:“瓷塔看来是八边形塔,有200英尺高,分为9层,塔的底座建在砖砌的巨大塔基上,距地面10英尺,四周有12层阶梯。塔的最下一层最大,长有120英尺,每一面长12英尺。第二层尺寸要小,越向上宽度越减少,但是每层的高度都相同。整个塔身的最上面是一根粗大的柱子,从第八层的中央起,穿过第九层,总长度超过30英尺。塔身周围每隔三四英尺就有一个巨大的铁箍盘绕,在远处看似乎很小,像一个环,随着升高而变小,形成锥面状,塔顶安有一个镀金球。塔的每一层顶部都有伸出的外檐,檐顶铺有釉色光亮的绿色琉璃瓦。塔的外墙面镶有粗糙的瓷面砖。塔内一共有190级台阶通到各层,每一层都有许多佛像摆在壁龛中。带有文字说明的瓷塔图像,在城外出售。这些文字说,瓷塔始建于前朝永乐十六年,宣德六年竣工,一共用了19年的时间。建造瓷塔一共耗费了240多万两白银,合80多万镑。现在瓷塔又多了一个传说,据说雷神到瓷塔捉妖,在塔中消灭妖怪,也使塔遭到损坏,实际可能是遭雷电击中。”

二、有关南京城市风貌的记载

南京城墙自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开始兴建以来,迄今已经过去了600余年。600多年间,许多外国传教士、使节、商人、军人、医生、教授、新闻记者和探险家等慕名来到南京,目睹巍峨壮丽的南京城墙后,无不发出由衷的赞叹。南京城经过他们的描述和传播,闻名全世界。利玛窦在其《中国札记》中写道:“它为三重城墙所环绕,其中第一层和最里面的一重,也是最华丽的,包括皇宫。宫殿依次又由三层拱门墙所环绕,四周是濠堑,其中灌满流水。这座宫墙长约四五意大利里。……第二重墙包围着包括皇宫在内的内墙,囊括了该城的大部分重要区域。它有12座门,门包以铁皮,门内有大炮守卫。这重高墙四周差不多有18意大利里。……第三重和最外层的墙是不连续的。……两个人从城的相反两方向骑马相对而行,花了一整天时间才遇到一起。”葡萄牙人曾德昭在其《大中国志》中描绘他眼中的南京城:“我认为它(南京)是全国最大最好的城市,优良的建筑,宽大的街道,风度优雅的百姓,以及丰富优良的种种物品。它有令人惊羡的游乐场所,境内人口众多,村落彼此相接,由3英里接3英里不断。虽然现今因皇帝不驻跸于此而人口减少,但各处仍能遇到拥挤的人群,街道难以通行。此外,无数的宫殿、庙宇、楼塔及桥梁,使城市显得非常壮丽。城墙有12道门,用铁作闩,以炮防守;城外远处,有另一道完整无损的墙,其四周(因我想知道它的长度)是马行两日的路程。”

0ce348a5-26e8-4162-b05a-bb06954b2bd4.jpg

1656年,荷兰人约翰·尼霍夫游经南京时所绘的大报恩寺琉璃塔

在使团日志中,亨利·埃利斯极为关注南京的城市风貌:“南京(现在称作江宁府)坐落在扬子江畔,正是扬子江成就了它以往的伟大。南京现在已经迅速衰落,但是扬子江仍然汹涌奔流,外族的征服不会让它减弱,帝国被推翻也影响不了它。从我们进入的城门算起,城内有人居住的地区有20里,其间尽管石铺道路纵横交叉,但主要是花园和竹林,只散布着很少的房子。城门是一个简单的拱形门,35步宽,城墙高40英尺,宽17英尺。”“(10月23日)使团的3名随员和我成功地穿过南京城无人居住的地区,接近了从狮子山上看到的城门,我们的目标是穿过街道前往似乎有2英里远的瓷塔。……我们看到了三重城墙,不过不是环绕着整个城市。我们刚刚离开的城门似乎属于第二道城墙,在现在这个地方已经完全看不到了。南京城里有人居住的地区坐落在群山的山隅里,即使在这个地区里也有许多园林。我看到4条大街,还有一些和这些大街正直交叉的小街道。一条狭窄的运河流过一条较大的街道,河上每隔一段便有一座单拱桥可以通过。街道不算太宽,但看上去非常干净。”

克拉克·阿裨尔在其旅行日志中对南京的城市地位做了高度评价:“6点钟,使团到达南京城外,停泊在城西门外两三英里的江边。这个城市以其城池大而著称,中国人声称,如果两人拂晓时分骑马从城墙的一处向相反的方向出发,围着城墙飞奔,他们直到太阳落山时也不会相遇。按照不同语言的作者的说法,南京城墙的周长为14里格。在此前一些时代,中国的统治者把南京作为帝国的首都,但当他们迁都北京以后,南京便更名为江宁府。它的旧称依然保留在日常语言中,但后一名称则出现在帝国的所有政府文牍中。由于传教士的著述,南京已为欧洲人所熟知,加上以南京命名的特产使其名气更大,所以南京成为使团成员们非常感兴趣的地方。”

对南京的城门、城墙和城市面貌,克拉克·阿裨尔亦做了详细描述:“第二天(10月23日)清晨,我们一伙人来到城关,沿着穿过城关的一条铺筑的道路向前走,到了期望已久的南京城门。走进城门,看到的并非人流拥挤的城市,而是浓密的灌木丛挡住了各方的视线。我们向左转,爬上了三四百英尺高的小山,俯瞰有道路相隔的宽阔的空间,这很可能是遗留下来的街道,如今却从围绕着幢幢独立的房屋和片片耕地的竹林中穿过,其间分布着高矮不一的小山;所有这一切都被一道谁都无法说清其界线的城墙围绕着。城墙的形状似乎是一个多边形,其可计算范围为30英里。其中一个城角附近,看来可能是一个有人居住的城区,但是隔着五英里远望去,只看到杂乱的建筑被一道城墙环绕着,著名的瓷塔就矗立在它的邻近。”

三、有关南京风土民情的记载

除城市建筑和名胜古迹外,使团成员对南京市井风情和居民日常生活也颇为关注。亨利·埃利斯在日志中记载:“(10月22日)我到我们停泊地附近的城郊散步。街道铺着石头,但是店铺的档次较低,显然是要为停泊在这里的船只提供所需要的东西。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面向公众的饭铺数量似乎超过了私人住宅。唯一的地方性差异是,这里摆着大量清洗干净、上好材料的鸭子和鹅准备出售。蔬菜很多,主要是芜菁、萝卜和一些普通的绿色蔬菜。城里主要的制造品是绉纱和丝绸。”

作为医生和博物学家,基于职业的原因,克拉克·阿裨尔对南京当地生长的各类植物颇感兴趣:“在南京城外,南京布公开出售。人们猜测用于织造这种布的黄棉花找不到,而在几个地方都看到有白棉花种植。南京城墙上生长着许多植物,其中尤以林奈和默里的木香藤、黄花瓦松,约瑟夫·班克斯爵士标本集中的檵木以及薜荔为最多。……不过,银杏的种子大量摆在街上出售,证明其在中国人中被广泛食用,但是作为水果还是蔬菜或药材,还无法搞清。”

南京的公共澡堂历史悠久。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役使十几万民工建造明城墙时,为给民工们提供洗澡条件,在城墙最重要的工程—聚宝门(今中华门)外建了5个澡堂。此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的老南京人都到这里来洗澡,明代的沐浴方式也一直延续了下来。在旅行日志中,亨利·埃利斯和克拉克·阿裨尔均对南京的公共澡堂做了详细记载。亨利·埃利斯在其日志中记载:“这座庙附近有一个公共的蒸汽浴室,被叫作或者不如说是被误叫作香水浴室。……浴室是间100英尺大的小房间,被分成4个部分,地上铺着粗糙的大理石。室内很热,而且由于进入浴室的人数不加限制,只要能容纳得下即可,使得浴室里的气味十分难闻。”克拉克·阿裨尔在其旅行日记中写道:“使团人员在城外游览,发现很少有值得关注的地方,除了在城门附近有一些公共热水澡堂。……我们进去时,浴池中有许多中国人,他们与其说是洗浴,还不如说是在泡澡,在只有几英寸深的水中直立着,相互轮流搓着后背。池中的水似乎不打算更换,水中充满了污垢,供正在外间等候的其他中国人使用。无论如何,从池中散发出来的蒸汽使中国人感到芳香,对我来说实在是不能忍受的。我还没有弄清浴池是如何加热的,就被迫离开了那里。我正好进到旁边的房间看看,我看到那里有铺着席子的长凳子,供浴客用来擦干身体,再到外面的隔间穿衣服。澡堂在中国人中似乎不是很普遍的,我们在帝国的旅行中再没有看到过。在耶稣会士出版的有关中国的著述中,也没有经常提到过。”

(作者简介:胡梦飞,历史学博士,聊城大学运河研究院副教授;甄思辰,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