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风物

探寻金陵古亭

2024-09-06    金 放

86cb7b9c-2b03-475e-8a95-2d5444df26e9.jpg

南京水西门外的赏心亭(视觉中国 提供)

南京燕子矶御碑亭(视觉中国 提供)亭是深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小型建筑,一般为敞开性结构,风雅别致,因其造型轻巧,选材不拘,布设灵活而被广泛应用在风景和园林中。据考证,中国最早的亭子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到秦汉时,亭已十分普遍 ,有城中之亭、行政治所之亭,有驿亭邮亭、边防报警之亭等,是一种用途广、实用性强的建筑类型。魏晋以来,随着园林建筑的发展,亭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逐渐出现了供人游览和观赏的亭。隋唐以后,亭的景观价值、人文属性则渐渐超过了使用价值和实用属性。历经唐宋时期,亭子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景观建筑,并在建造中尤其注重融入文化内涵。发展到明清乃至近代,中国亭子的建造技术和艺术水平臻于成熟,为世界各国所称道。不仅朝鲜、日本等亚洲国家有“仿品”,其影响甚至远到欧洲。18世纪,欧洲人曾一度把建造中国亭子当做时尚,建了很多“土洋结合”的中国亭子。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意境,亭子以其融于自然、小巧玲珑、简约易建、风格多姿而成为文化景观建筑中建造最多、分布最广的类型。各色亭子或处平野驿道,或藏幽林深谷,或枕江河溪流,或立山巅峰峦,或隐花园小苑,装饰风景,点缀自然,使园林景观更加丰富生动,也为人们提供赏景、休憩、迎送、雅集及怀旧、纪念的空间。从中国传统建筑的类型看,代表帝王的建筑是宫殿,代表儒、道、佛的建筑是庙宇,而亭子尤为历代文人、知识阶层所钟爱。自古以来,小小亭子既是人们吟咏风景、抒发情怀、感悟天地人生之地,也是文思飞扬、文脉涌流、文化承载之所。北京有陶然亭,西安有沉香亭,长沙有爱晚亭,绍兴有兰亭,滁州有醉翁亭,苏州有沧浪亭,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皆有文化底蕴深厚的古亭。

古都金陵,龙蟠虎踞,山川形胜,钟灵毓秀,文脉悠长,各色亭子就像一颗颗斑斓的雨花石,镶嵌在古城秀美的风光之中。虽然历经时光的流转,世事的变迁,有些亭子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只要青山绿水还在,文脉底蕴犹存,金陵风景之中就少不了亭的存在。南京城大大小小、造型各异的亭子有多少?恐怕至今已难以一一尽数了,大多已随历史的烟云“雨打风吹去”,但也有一些古亭几经毁建,至今尚存,或者亭已不见,其名犹在,成为这座古都的文脉载体、历史见证和文化记忆。

古诗文里有名亭

西晋末年,琅耶王司马睿过长江在建邺(今南京市)即帝位,是为晋元帝。中原一带士大夫也多渡江避难,被称为“过江诸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里有记“新亭对泣”故事: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邪!”

文中所写新亭,早已不复存在。有研究者认为,其位置范围大致在雨花台石子岗西南部至阴山之间。由于新亭与另一座非常有名的亭子劳劳亭相距较近,后人常误以为同一个亭子。

劳劳亭,据史料记载,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古代汉语中,“劳”字可以通“辽”字,“劳劳”即远望之意。南宋《景定建康志》载:“劳劳亭,在城南十五里,古送别之所。吴置亭在劳劳山上,今顾家寨大路东即其所。”劳劳亭在文学意蕴上有着重要地位,这要归功于唐代大诗人李白。他一生四次来到南京,每次临别之时,好友都会折柳相送,依依惜别。天宝八年(749),李白在南郊的劳劳亭与友作别,写下著名的送别诗《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以劳劳亭为题,李白还写过一首诗《劳劳亭歌》,诗中写道“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其时李白离开长安已有多年,依然满怀对国家的担忧和对朝廷的眷恋,因此借劳劳亭送别以抒发自己无人赏识的伤感。劳劳亭也由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送别之亭”。2015年5月,南京市雨花台区政府部门建一小亭于育德路,将劳劳亭作为雨花台区老地名而立碑纪念。

作为文学之都的南京城,还有一座文名斐然的亭子—赏心亭。据《景定建康志》云:“赏心亭在(南京城西)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下水门就是现在的水西门。南宋张敦颐在《六朝事迹编类》中云:“赏心亭,丁晋公谓所建也。”丁晋公即北宋宰相丁谓,曾任昇州(今南京)知州。与丁谓同时代且有深交的文莹在《湘山野录》中却说:“丁晋公镇金陵,重建赏心亭。”若是重建,则此亭的始建年代可能更为久远。丁谓重修此亭后,还将自己所珍藏的一幅唐代名画《袁安卧雪图》展于亭内,使得赏心亭声名大噪。元代《至正金陵新志》也记载,赏心亭并非建于陆地,而是建于西水关城之上。可以想见,如西水关同现存东水关规模、形制大致相同,赏心亭又在水关关城之上,视野当何等开阔。

因赏心亭为“金陵第一胜概”,历代诗人词家吟咏者不计其数。北宋王安石、苏轼、米芾、周邦彦等都曾留下佳作。苏轼于元丰年间自黄州移汝州过金陵时,作有《渔家傲·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龙图》,是苏轼在金陵为送别江宁知府王胜之而作的一首词。词中云:“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曾作有《重九独登赏心亭》《赏心亭再题》。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张孝祥作有《水调歌头·桂林中秋》:“今夕复何夕,此地过中秋。赏心亭上唤客,追忆去年游。” 南宋淳熙五年(1178),著名诗人陆游由川陕东下,路过建康,有感于他当年请求设建康为国都的主张未能实现,痛心不已,情不自禁地写下了《登赏心亭》:“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曾三登三唱赏心亭,在南宋抗金史上留下有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壮之词,其中一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最为著名:“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赏心亭历尽劫波,经历多次毁建。自2006年起,南京市政府依据《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等古籍中对赏心亭的描述,参照《营造法式》等宋代建筑书籍和现存宋代建筑的建造手法在水西门外、秦淮河畔、西水关头重建赏心亭。再现了当年“金陵第一胜概”的雄姿,2016年正式对公众开放,成为秦淮河畔靓丽一景。

亭在山水城林间

南京紫金山别称钟山,古称金陵山,战国时期楚国在此地建金陵邑,南京古称金陵,即由此而得名。钟山山脉由太平门附近入城,自东向西形成了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鼓楼岗、五台山和清凉山等一系列山丘。

明朝初年,大学士宋濂游钟山,写下《游钟山记》,其中就写到钟山建有惟秀亭:“亭宜往远,惟秀永春。”当时的惟秀亭建于钟山何处,已无从考证。现在南京将这个文化印记保留在了钟山风景区,在南京人赏梅的最佳去处梅花山的高处,建惟秀亭一座,梅花烂漫之时,登高可俯瞰梅花似海的胜景。每年的春季东郊赏梅,也早已成为南京人的一道文化大餐。

城西清凉山上则有翠微亭,古时登高望远,可以远眺江帆点点的壮丽景象。北宋隐居西湖、“梅妻鹤子”的诗人林逋曾作《清凉寺翠微亭》诗:“渺渺江天白鸟飞,石城秋色送僧归。长干古寺经行了,为到清凉看翠微。”此亭乃是南唐时所建,为李后主避暑之地。南宋初年,翠微亭已不复存在,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和淳祐九年(1249),乡人先后对其进行了复建和扩建,使得翠微亭一度又成为清凉山顶最佳观景平台。清乾隆年间,乾隆帝下江南,忽然想到了翠微亭。当时此亭已毁,时任两江总督尹继善奉命在清凉山北峰之巅复建,乾隆帝御题“翠微”额,亭中立一碑,翠微亭从此成了御碑亭。现在,包括清凉寺、扫叶楼、翠微亭等古迹被一并纳入清凉山公园。

dc240768-34da-4949-a5ad-ab494c264c2c.jpg

南京燕子矶御碑亭(视觉中国 提供)

城中鸡笼山上也建有御碑亭一座,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帝登山观景,站在观象台上俯瞰玄武湖,心旷神怡,欣然提笔写下“旷观”二字。是年冬,两江总督王新命、安徽巡抚薛柱斗等官吏为纪念康熙帝来此,特建北极阁御碑亭,并立一碑,碑额为“旷观碑记”。

在雨花东冈之巅还有木末亭,始建于明代,为清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木末风高”。“木末”两字极言其高,木末之处风更高,寓意“风范”。盛极一时的木末亭,抗战期间毁于硝烟。2000年5月旧址重建木末亭,虽形制异于旧貌,但古亭之名得以留存。

南京的亭子,既如仁者乐山,亦似智者乐水。江之滨,湖之畔,潭之心,有水的一方佳境,往往就有一座恰如其分的亭子。燕子矶有“万里长江第一矶”之称,因其矶石直插江中,三面临空,势如展翅欲飞的燕子,故名。“燕矶夕照”自古即是南京一大胜景。矶顶有亭,原名大观亭,初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据说乾隆帝六下江南,五登燕子矶,其中第三次登矶时,御笔亲题“燕子矶”三个行书大字。时江宁知府刻碑于此,故改称御碑亭。原为两层六角重檐,翘角下坠六角铜铃,风动铃响,远扬数里。1937年此亭毁于侵华日军炮火,新中国成立后复建,为四角砖亭。1998年重建此亭,恢复旧貌。登临斯处,近处悬崖峭壁,江涛滚滚,远处江面开阔,船只往来,东望能看到南京八卦洲长江大桥的巍峨雄姿。御碑亭上有楹联云:白云悠悠矶头月涌千骏过,往事渺渺江上风情一燕来。

玄武湖位于南京主城区,人文古迹荟萃,山水城林相融,素有“金陵明珠”之称。玄武湖七分水面,三分陆地,范围包括翠洲、梁洲、樱洲、环洲、菱洲等湖心岛。环洲上有郭璞墩,是东晋初年文学家、中国风水学鼻祖郭璞的衣冠冢。历代在此所建碑亭等建筑早已湮没无存,民国时期曾在半山腰建“郭璞亭”一座,已因破损而拆除,现墩顶郭璞亭为景区新建。闻鸡亭位于梁洲北端,重檐四角。南朝时,齐武帝“颇喜游宴、雕绮之事”,常夜率宫人去玄武湖北岸一带打猎,半夜出而至天明回。每次行至玄武湖北岸时,天刚刚破晓,便会听到有鸡鸣之声,于是就在这里建了一座闻鸡亭。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南朝》诗中写道:“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民国时期在玄武湖梁洲建造了闻鸡亭,几经修缮,至今尚存。

金陵城西乌龙潭,山光水色,清幽典雅,素有“南京小西湖”之美誉。三国时,乌龙潭名为清水大塘、芙蓉池。晋代传说潭中有四处泉眼,终年喷涌不息。四条乌龙环绕泉眼戏水,每年准时出现,乌龙潭由此而得名。近代思想家魏源在南京生活居住多年,以著作《海国图志》而闻名于世。道光十二年(1832),魏源于南京风景怡人的乌龙潭畔购买一处“有亭有篱,有竹有树,不城不乡,可歌可钓”的房宅,题名“小卷阿”(位于今南京龙蟠里)。魏源与友人金秋月夜一起泛舟乌龙潭,曾言:“有此妙处,何必西湖!”而宛在亭便是乌龙潭最具特色、最有韵味的一处景点。此亭旧名肥月亭,系明代寻凉观月佳地。清光绪七年(1881),两江总督刘坤一重建,六角双层重檐,名“宛在亭”,亭修建在潭心的一块沙岛上,登临宛在亭,需借助舟楫上沙岛。入座宛在亭,环顾潭景,品茗鉴茶,抚琴弈棋,吟诗诵词,不失为文人雅事。1928年亭仍在,后毁。1989年园林部门复建了宛在亭,其建筑风格与宛在亭旧貌略有差别。沙岛也不再孤悬潭心,而有小桥与岸边相连。

宫庙故园觅亭踪

作为人文荟萃之地,金陵还有很多亭子建于宫墙、庭院、府园之中。朝天宫位于秦淮区水西门内冶山,是江南地区现存建筑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官式古建筑群落。朝天宫之名,由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御赐,取“朝拜上天”“朝见天子”之意,是明代皇室贵族焚香祈福的道场和节庆前文武百官演习朝拜天子礼仪的场所。内有习仪亭,为文武官员演习朝贺礼仪之所。大山门内原有南北碑亭各一座,南碑亭的碑额题字“奉敕重建朝天宫碑”,在朝天宫大成殿丹墀前。北碑亭碑身已经不存在,仅存碑座赑屃(龟形基座)。《明史》记载,明嘉靖五年(1526),嘉靖帝“颁御制《敬一箴》于学宫”,要求天下恪守孔子的圣人之道。各地学宫纷纷将这篇箴言刻成石碑,建亭供奉,所建之亭称为“敬一亭”,成为文庙标志性建筑。朝天宫所建敬一亭为八角亭,设在冶山最高处。明朝末年,朝天宫部分建筑毁于战火。

始建于东晋咸康三年(337)的南京夫子庙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号称“天下文枢”。从六朝至明清,世家大族多聚于附近,故有“六朝金粉”之说。在夫子庙庙前广场东有奎光阁,西有聚星亭,象征文风昌盛。聚星亭是一座八面二层的古亭,几经兴毁,清朝同治八年(1869),由江宁乡贤朱芙峰等人筹资作了最后一次整修。“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4年复建。“聚星”是聚集奎星得取功名之意,奎星是二十八宿之一,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汉代《孝经授神契》中有“奎主文章”之说。东汉宋均作注:“奎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奎星也写成魁星,演化为天上文官之首。旧时,聚星亭内塑有一个赤发蓝面的鬼形神像,一足立于海中鳌头之上;另一足向后翘起,像似“魁”字的大弯钩。一手捧斗,形如“魁”字中的斗字;另一手执笔如点状,以示点中士子,这就是传说的“魁星点斗”。因此,古代读书人对魁星十分崇敬,每当江南乡试开考,从大江南北赶来应试的秀才们,考前都要来聚星亭朝拜魁星,以期考取举人,日后进京“一举夺魁”。

与夫子庙比邻的瞻园,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江南四大名园”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被赐予中山王徐达作府邸花园,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乾隆帝南巡曾两次驻跸瞻园,现“瞻园”门额即第二次南巡时御笔亲题。瞻园内山竹亭树,水榭楼台,错落有致,翼然亭、延晖亭、稊生亭、春波亭、观鱼亭、岁寒亭、扇亭点缀其中,尽显江南园林之美。扇亭因其形同折扇而得名,又因建有以铜取暖的设备,又称为铜亭,是瞻园最高的建筑,相传徐达取白铜铸成铜亭,最神奇之处在于其六根柱子,最早是空心铜柱,亭下建有火房,由于铜良好的导热性,烧起火来,热量便通过空心铜柱上传到铜亭之中,同时又把烟尘排向天空,一举两得。冬日在亭内赏雪,再也不觉寒冷。这种利用建筑构件取暖的方法,在我国古典园林建筑中实属罕见。瞻园曾毁于兵燹,并多次重修。1960年,中国著名古建专家刘敦桢教授主持复建瞻园,历时6年,用太湖石1800吨,终使瞻园面貌一新。

老地名里亭犹在

朱自清曾这样描写南京:“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南京的亭子就像是一块块古都的城墙砖,一枚枚石城的雨花石,古朴中蕴藏着文化的气息,令人赞叹,令人神往。南京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亭子,有的以文而著,有的以景而名,有的以帝王临幸而闻名,但大多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遗存者寥寥,或许在一些老地名中还留有“遗痕”,让人可以“悠然遐想”。

鼓楼广场东北侧的大钟亭,不仅地名有亭,地上有亭,亭内还有一口大钟。鼓楼岗本名黄泥岗,高于城中,在此建钟鼓楼,居高临下,晨钟暮鼓,其声远播。据洪武二十八年(1395)修撰的《洪武京城图志》记载:“鼓楼在今北城兵马司东南,俗名黄泥岗。钟楼在鼓楼西。”钟楼在鼓楼西侧,即今南京市消防支队驻地。另一说,此亭原在金川门内,钟楼与鼓楼同时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楼内原悬有鸣钟两口。清咸丰时一只被毁,另一只尚存。该钟高3.56米,重23吨,是国内罕见的大钟。清光绪十五年(1889),江宁布政使许振祎在鼓楼东北百子亭附近建一座铁梁铁柱的六角亭,亭内悬挂此铜钟,取名大钟亭,从此“元声再起”,古韵犹存。金陵四十景中“古亭晨钟”即指此。

长江路背后有条小巷名碑亭巷,现今巷子里却是无碑也无亭。一种说法是,碑亭巷一带曾经挖掘出“红楼一角”的石碑,所以得名“碑亭巷”。这条巷子的路边还有一古井遗址,上面写着“六朝砖井”,原来1100多年前,这里曾是皇家御用水井,那时候的碑亭巷原是南唐德明宫的一部分。地名有亭、地上无亭的情形,在南京还有不少。位于小市街道东南的东井亭因近东井亭庙遗址而得名;位于热河南路南段西侧的白云亭,以境内有白云亭古遗址而得名;位于中央路以东、傅厚岗路以北的百子亭,因附近建有供奉送子观音的歇脚亭,供百家求子而得名;还有明代水西门外建有观音大士庙,后有人建亭卖茶,称大士茶亭、茶亭,至今沿用。如今这些亭子虽已经销声匿迹片瓦无存,但文化的记忆却通过地名的方式得以延续和保存。

金陵亭迹何处寻?尽在悠悠文脉中。中国古典园林之亭,尽显中华文明之风范。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建筑,亭以人工建造而与自然融于一体,承载的是人文、审美、精神层面的需求与表达。探寻金陵古亭,也是一次畅游古都历史文化的心灵之旅。相信南京的每一座亭子,都会给人以美美的陶醉、浓浓的情怀和悠悠的遐思。

(作者简介:金放,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