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历史

清代马工石涵

2024-09-19    刘柳 张亮亮 顾项阳

清末光绪八年(1882年),阜宁本地绅士等人请求疏浚穿里河,引淮(古黄河)水灌溉洗盐洗碱、抵御海水从地下内侵。

https://region-jiangsu-resource.xuexi.cn/image/1006/process/a561719ea7f4437080592d080731f907.jpg

清代光绪十年(1884年),黄河全流夺淮,原本阜宁境内的淮河下游河道变成了黄河入海水道,马工石涵在北沙南边废黄河大堤上建成。同年春季,两江总督左宗棠率从官百余人,乘坐大船,顺着淮水专程勘察云梯关。途经马工时,特地察看正在施工的马工石闸。

https://region-jiangsu-resource.xuexi.cn/image/1006/process/71260993f52e473ead9deca0e0fe7a84.jpg

1941年,马工石涵成为阜宁县62座涵闸中仅存的一座,今仍横穿废黄河大堤,一如既往地起着排水作用。2015年,羊寨镇大西村清代马工石涵被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发挥实际利用价值和历史价值。2024年,经历了百余年风雨沧桑的马工石涵依然完整无缺,保持历史风貌。

https://region-jiangsu-resource.xuexi.cn/image/1006/upload/202409/a8a75ec7c78544f594b9c4f6802091c8.png

如果你运气够好,也许还能和100多年前的工人来一场时空对话。马工石涵石头上,一条栩栩如生的鱼被勾画在隐秘的角落,鱼头、鱼鳞、鱼鳍、鱼尾,像极了黄河鲤鱼。这是古人辛苦劳动时的“垂涎欲滴”,还是一时兴起对所见生物的描摹速写?抑或是想在历史缝隙中留下只言片语?岁月不语,史迹留痕,正是一代又一代人在水利工程上的连续奋斗成就了今天,让吃鱼不用成为“奢望”。“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是一条疏水通道,也是一条时空隧道,它从过去走来,惠及当下,还要向未来奔去,继续讲述古今交织的黄河故梦。

作者单位:阜宁县融媒体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