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青年新风采

全面发展

达德成就业绩,非遗孕育新人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年度人物候选人赵梓含事迹材料
 

赵梓含,女,汉族,中共党员,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首饰设计专业在校生。2016年—2017年担任手工艺术学院分团委副书记,院pu平台管理员(江苏省大学生成长服务平台)。

首饰作品荣获江苏省宣传部等主办的第四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大学生创业创新奖及大赛入围奖,泰州市委宣传部等主办的首届中国吉祥文化创新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奖,其主持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荣获2016年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奖。

好学近乎知,非遗技艺的现代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与我们的生活距离很远,但是留意身边的点滴,一张年画、一双布鞋、一件首饰,无不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虽然现在批量生产的首饰早已寻觅不到手工的痕迹,但是工艺的延续性、审美的一贯性,无不左右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当赵梓含踏进首饰设计的门槛,她也被花花绿绿的材料、色彩迷乱着,但是内心总是滋长着一种渴望,这种渴望是幼年时打下的烙印,是对家乡对童年的眷恋。终于有一天,她偶然走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界,再也不愿离开。

她在苏州学习苏作工艺,将一颗颗通用宝石镶嵌在金银器件上。掌握了一些基本工艺之后,她跟随贵州的首饰制作师傅走进大山,向当地的国际级非遗传承人杨光宾学习堑刻、花丝。她拿起錾子,在银皮上雕刻花纹,用锤子敲出凹凸的印迹;拿起极细的银丝,用镊子辅助盘出精致的图形。之后,她又到云南鹤庆,边走访边学习,从早到晚抡铁锤敲铜器,一丝不苟地学习锻造技术,打造出了二十几件器皿。充满着印痕的器皿,表面斑驳,承载了传统文明。

赵梓含把自己所学的非遗技艺与首饰创作相结合。她根据一块玉石的原型,构思一件胸针作品《玉的边角料》。以玉为主材,银为辅材,用堑刻技艺完成工艺制作。在整体形态上突破了现有的胸针常规设计,透露着金玉镶嵌的传统气息。入围了“紫金奖”和“首届中国吉祥文化创新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奖”。她参与完成了大型堑刻作品《昆虫记》,荣获国家级大学生工坊项目。类似的作品很多,在课堂上笔耕不断的她,屡屡赢得社会、师生的赞扬。

她坦承:“是传统文化的沃土为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在不断的创作过程中,她尝试着把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相结合,完成具有中国文化符号的新设计。而且这样的设计作品紧随时尚,让传统技艺更多地植入现代青年的内心。所以,她远赴贵州、云南,不仅是学习技艺,而且学习文化,学习雷山的蝴蝶文化,学习鹤庆的白族文化。她长时间地滞留在寥寥无几的地方博物馆里,沉浸在手工艺人的工具间里,为的就是接触到最纯粹的传统文化,并将这种文化中的精髓通过自己的作品传播开去。

力行近乎仁,传播文化的社会服务

赵梓含一路走来,驻足在苏州,她被这座城市所带有的文人气息所折服。为了继续发扬叹为观止的传统文化精神,她组团参与苏州博物馆志愿活动,担任博物馆展览讲解员。并为苏博官网撰写了3篇推文,将历史文献中深奥晦涩的文章转化为轻松活泼网络语,总阅读量达10万以上,好评不断。利用暑假期间,赵梓含与3位同学走街串巷,查阅资料,绘制了传统工艺的手绘地图,并在网上公开推送,为苏州这座旅游城市更添一道传统文化的靓丽色彩。她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希望将非遗的理念带入现代人的生活中,如苏州博物馆主办的制作无事牌、制作电烙书签、制作苏扇等活动现场,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赵梓含,当自己浸润在非遗文化中时,还希望将传统文化的美好、博大与精深传播给其他人,不论年龄、不论地区、不论种族。

知耻近乎勇,不断增进的综合能力

不论学习、实践多忙,赵梓含始终担任学生会工作。她以谦逊、开朗、温婉的品行,带领这个团队一直向前。

作为一名新生的时候,赵梓含就积极参与学生活动,辩论赛、论坛、晚会等,都少不了她热情的参与。在活动中,今天的不足,就是她明天的新起点。每一次的参与,都让她成长。老师的要求,同伴的呼声,都是她成长中的“忠言”。正是秉承一颗“提升自我,服务他人”的赤子之心,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她就能够带领学生团队,组织各类文娱活动,开展社会调研等。
       骨子里对非遗文化的赞叹与追随,造就了今天固执地行走在非遗之路上的赵梓含。《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她将这句话作为她行动的准则,人生的目标。非遗文化的传承,道路漫漫,与之相比,人的一生那么短暂,但是能够用自己有限的时间,去思考文化的过往今来,去实现心中的文化梦想,想必也是无限幸福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