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青年新风采

学术科研

用“恒”诠释生命的意义
——淮海工学院年度人物候选人王浩然事迹材料
 

王浩然,男,中共党员,淮海工学院2014级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生。

“我始终相信,要得到你必须要付出,付出了一定要坚持,这个世界是平衡的,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现在的努力去决定未来生活的样子。”这是王浩然为任何事情努力奋斗的一种信仰。

2014年王浩然进入了淮海工学院,三年来,他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已是一名中共党员。学习刻苦努力,在班级成绩名列前茅,三年多来课程均分高达92分,曾获得六次校一等奖学金,一次国家奖学金。他兴趣爱好广泛,曾创立B-BOX社团并担任两届新生的助理班主任,同时他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比赛,曾荣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2017.08),江苏省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一等奖(2016.11),全国智能互联创新大赛华东赛区三等奖(2016.07),曾被授予三个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他积极投身科研事业,致力于提高硅基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现发表Aip Advances SCI一篇,在投一作Optical Engineering SCI一篇。他还获香港中文大学每年20万港币的全额奖学金以继续深造,师从Prof. Daniel.h.c.ong,即将从事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相关研究。

恒-释科研与创新之道

科研与创新,是当代大学生普遍追求的主题,王浩然也在这条道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大二开始,他便加入了光伏材料与器件课题组,参与到国家面上基金项目里,致力于提高硅基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侧重于研究高效背钝化纳米太阳电池,他与其他成员力图共同探索出最优化的表面倒金字塔刻蚀工艺和背钝化膜原子层沉积技术,在电学损失和光学收益之间寻找平衡,以帮助产线提高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进而带来更大的社会价值。

除此之外,王浩然还主持了自己的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他力图搭建一个简单精确的LED调光控制模型,从而精确控制各种光源参数,为智能照明产品的研发和光源与人体舒适度的研究提供了便利。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项目,他历经了上千次的实验失败,在温度高达38℃的暑假,选择留校继续完善项目,每天在这样的高温下要骑行14km以往返实验室和住宿,这一切并没有阻止他前进的步伐,每次到学校的时候,他总是满身大汗,学校里的创新实验室便成为了他当时的第二个家,纵使有再多的疲惫,到了那,一切疲惫都没有了。最终他顺利完成了这个项目,不仅成功搭建了相关模型,还研制出多款智能化的照明产品,实现了其在克吕道夫曲线舒适区的动态照明,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同时王浩然团队也正和上海谊珂光电有限公司进行洽谈,有望将其投入市场使用。

王浩然凭借他在科研路上和创新路上的脚踏实地,荣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江苏省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一等奖,全国智能互联创新大赛华东赛区三等奖,曾被授予三个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现于Aip Advances发表SCI一篇,在投Optical Engineering一作SCI一篇。他凭借较为丰富的科研经验与扎实的理论基础,顺利通过香港中文大学的专业面试,有幸获得香港中文大学每年20万港币的全额奖学金以继续深造,师从Prof.Daniel.h.c.ong,即将从事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相关的研究。

恒-释学习与工作之道

14年的9月,王浩然初来淮海园,对这个偌大的校园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幻想,他的学习之路是孤独的,在朋友的眼里他经常是早早离开宿舍,晚上待教学楼熄灯后才回宿舍。他说“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上下午四节课后,大家急忙奔赴食堂,此时,他选择留在教室半个小时,那半个小时,仿佛成为了他专属时间,空荡又安静的教室成为了学习的最佳场所。就这样他日复一日的坚持了下来,坚守“恒”字,让他收获了很多,近六个学期的综测成绩他都排在了专业第一,课程均分更是达到了92分,并顺利拿下国家奖学金。

大学,不仅是学习技能与知识的乐园,更应该是锻炼自己以更好适应社会的一个平台。王浩然兴趣爱好广泛,大一开学初他便产生创立一个B-BOX社团的想法,向全校的学生推广这项嘻哈文化。他坦承他当时没有考虑到这个社团成立之后他要担负的巨大责任,但他也在这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渐渐地承担了这份责任。社团成立之初,他非常的迷茫,一名大一新生成为了一个社团的社长,旁人听起来都是不靠谱的。但是通过对自己和社团的不断调整,他将所遇到的问题都一一解决了,他也坚持了下去,诠释了“恒”这个字。他也很荣幸的在淮海工学院校庆晚会上代表社团表演B-BOX,向全校师生普及这项文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Baidu
map